五月的酒城,阳光灿烂,鲜花盛开,共青团泸州市委、泸州市青年联合会颁发第8届“泸州青年五四奖章”,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女博士高陈林赫然在列!
医术精湛、平易近人、甘于奉献……从医13年,高陈林不仅在医学科研上实现一个个重大突破,还在边远山区留下一段段感人故事。
医学世家
“5.12”触动女孩考研梦
大千世界,凡有作为者都心怀梦想。出生在达州一个小山村的高陈林,因爷爷是当地闻名老中医,深受到当地人敬重,内心深处播下一颗“长大当医生”种子,别的小女孩抱着洋娃娃,而高陈林的玩具则是一个个药罐。
2004年,高陈林顺理成章考进“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前身)。“大四”时去绵阳中心医院实习,当时她只是简单的想:“毕业后回老家的小县城医院当个医生”。
突然,5.12大地震爆发,大批伤者涌入了医院,作为实习医生,高陈林很多时候插不上手,着急得直跺脚:“必须继续深造,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病人!”紧张的实习结束,高陈林返回“泸医”,一头钻进书斋预习,仅剩一个月的冲刺时间,她居然创造出考研奇迹。
2016年,在导师徐勇教授再三鼓励下,高陈林和丈夫双双考上澳门科技大学博士。此时,女儿仅有两岁半,高陈林只能扔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带,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看望“乖乖女”。由于长时间的母女分离,女儿对她的感情逐渐变得淡漠,一次居然对匆匆赶回家的妈妈说:“你去澳门不要回家,真不想见到你!”高陈林心如刀绞。
临近毕业,一些深圳、珠海的大医院找到高陈林,开出高薪和百万元安家费等优厚条件,但高陈林并不心动:“是西南医大培养了我,那里才是我的根。”2019年8月,高陈林在澳门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于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大爱仁心
送医乌蒙助力脱贫
“上古叙山区,解除老百姓病痛!”2017年10月,高陈林自愿跟随团队,赴叙永县江门镇进行全面调研,指导当地卫生人员建立约277956名群众的健康档案信息;开展慢性病知识宣讲,义诊、培训基层医生200余人次;主动管理慢行疾病患者,实现了糖尿病知晓率提高超过20%,糖尿病治疗率达85.8%、血糖达标率达32.1%,竭力为泸州市“主动健康”及“健康中国”作奉献。
最初,高陈林在古叙山区行医,当地不少病人并不太信任她这样的“小妹”,也不懂什么“留学博士”,认为凡是水平高的医生,都应该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儿”。慢慢地,当一个个病人出现好转,信任度一天天攀升,不少病人指名道姓要“高博士诊断”。
2021年,高陈林扎根古蔺县人民医院,进行“传帮带”医疗帮扶,组织支部党员与古蔺县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共建帮扶,前往太平镇“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接受红色教育,同时与古蔺县人民医院举办临床医疗讲座。
春节前,一个50多岁的贫困户阿姨,穿着一双黄胶鞋,将一袋子鸡蛋塞到高陈林手里,感谢医治好“老毛病”:“高医生,你必须收下,我早上五点过动身,坐车三个小时才到这里……”面对淳朴的乡亲,高陈林十分感动。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武汉深陷危急!“全民抗疫,支援武汉”,身为一名以科研为主的医学博士、支部书记,高陈林一边组织党员抗疫,一边报名要上第一线。经学校严格挑选,高陈林参加“战前培训”,编入第四批援鄂医疗预备队,随时听从前线召唤。
科技攻关
攀登高峰浇灌桃李
科学道路崎岖漫长,须具有坚忍不拔精神方能坚持。高陈林漫游在浩瀚当代医学海洋,刻苦钻研攻关。
高陈林在导师徐勇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长期从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研究,先后取得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两次受邀参加美国ADA年会,进行口头发言和壁报交流,向全世界内分泌学者分享团队研究成果。
2019年,科研成果《AGEs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在第十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症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进行大会发言交流,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2020年,获四川省科技厅课题1项。同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2,单篇最高引用次数16次;两次受邀参加美国ADA年会,进行口头发言和壁报交流,向全世界内分泌学者分享团队研究成果。
目前,高陈林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基础医学与转化学组秘书,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性腺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10多个专业或社会头衔集一身。
今日的成功,归于高陈林数年打拼。这位“临床、科研、教学”一手抓的博士,最喜欢给研究生说这样一句话——也曾是导师徐勇所说:“很庆幸在年轻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幸运在年老时遇到一群可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