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医疗服务 > 正文

春节我在岗 那些春节里的坚守
作者:文、图:宣传统战部人员 初审:马艳萍 张小玉   2024-02-23 09:26:39   来源:附属中医医院     点击:


春节,是千里奔波

匆匆回家的脚步


春节,是饭菜飘香

亲人欢聚的笑声


而西南医大中医人的春节

是一份责任和坚守


他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盒饭

就像医护工作本身一样简约务实


他们的眼里的烟花

是监护仪器发出的滴滴声

是床头“叮铃铃”的求助声


他们用忙碌的脚步声

踏响了这一年的春节序曲


他们的身影

成为新春佳节患者眼中

一道最温暖的风景

·急诊科:坚守最前沿 出诊120余次

“春节期间,工作量是平常的一倍,急诊接诊量近1500余人次,出诊还达到了120次,平均一天要出诊10余次。城北急诊科副护士长黄剑飞介绍道。

“所有一线人员都忙个不停,不是在急诊室处置患者,就是在出诊的路上。”初三20:40,就在城北急诊科副主任刘操提醒患者家属注意事项时,又一名因醉酒跌伤的患者被家属送进急诊室。此时,距上一个患者就诊不到10分钟。抢救、转运……在急诊室里,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就可能波涛汹涌。

收治的患者中,不仅有车祸外伤、发烧咳嗽等多种类型患者,还有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心衰、胸痛患者。急诊科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全力以赴救治急诊患者。

“相较往年,今年车祸伤、酒精中毒、鞭炮炸伤的患者少了很多,多数为肺部感染、心衰、呼吸道疾病,我值班那天接诊了一名96岁低血糖昏迷的婆婆,经过及时抢救后转到内分泌代谢科治疗。城北急诊科值班护士杨春说道。

神经内科:病人多,两层病房全部开放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但对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而言,春节却浸透在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中,浸透在他们紧张而有序的守护里。

“今年春节,病房比以往更加忙碌,病人比往年几乎翻了一番。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枢神经感染的、意识障碍的、癫痫发作的,介入治疗的......每天至少都有十余个新入院的病人。神经内科护士长刘露说。

大年初一,一名因化脓性脑炎导致精神行为异常的病人急诊入院,经治疗目前已恢复正常行为;大年初六晚上七点多,一名急性脑梗死的病人,经急诊送至医院,医生对其进行溶栓后,第二天病人瘫痪的肢体也完全恢复正常。

病人多,病情重,整个科室从科主任到医生、护士长到护士,全体医护人员严阵以待、恪守尽职,大家没有因为过节而有一丝懈怠。

每天早上730,值班人员准时到岗,医疗组长带队查房,医生下医嘱、书写病历、处理病人……护士输液打针、翻身拍背、吸痰、口腔护理、气道护理、管道护理、压疮护理……大年初四,科室两层病房就全部开放,同时增加了值班人员。

“虽是假期,但各项诊疗和护理工作都有序地进行。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往往都超过了正常的下班时间。原本12点钟结束的门诊,每天都要到下午一点多。虽然很辛苦,但作为医生,看到病人病情好转,一切努力都值得。大内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主任白雪教授说。

呼吸内科:房爆满,病毒感染患者增多

20多岁的小王因发烧、咳嗽、气喘一周入住呼吸内科,被诊断为重症肺炎;

70岁的老刘因重症肺炎从当地医院转到呼吸内科,经治疗后肺部情况明显好转;

78岁的老张已是呼吸内科的老患者了,每年都要来住院三四次。正月初六,老张又因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下肢水肿而入院,经过治疗已有所好转。

……

呼吸内科护士李婧说,她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值班,年三十晚上就收入院4个急诊患者,正月初五收了16个患者,每天都在病房里忙碌。休整两天后,李婧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呼吸内科主任敖素华教授今年春节只休息了三天,上了两天门诊,其余时间都在病房里度过。门诊期间她最多的一天接诊了40多个患者。

“今年春节的患者较往年多得多,平均每天都要收治10多个,主要与甲流、乙流、支原体等感染有关,春节期间病房都住满了,基本上都要提前一天约病床。为了确保住院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我们增加了值班医生,并实行分组管理。敖素华说,昨天(正月初八)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当她早上到病房查房时,竟发现科室医生已全部到岗,敖素华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些医生们都是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选择坚守在岗位上,也正是这份坚守,让他们成为了这个春节里病房中最美的风景线。

脾胃·风湿免疫病科:危重病人增加一倍多

“初五一天收了27个住院患者……”

“上半夜班的护士平时基本12点过就能下班,从初二开始,都是凌晨34点才能忙完下班……”

“收治最多的就是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好多都是因暴饮暴食、喝酒导致……”

大年三十晚上,27岁的小刘在与亲朋好友聚餐后出现了腹胀、腹痛、恶心欲吐等不适,被紧急送到脾胃·风湿免疫病科就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脾胃·风湿免疫病科团队给予胃肠减压、液体复苏、中药调理、中医外治等综合治疗后,小刘逐渐好转。

“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明确,立刻抢救……备血输血、止血抗休克、紧急化验、紧急行胃肠镜检查寻找出血点。”大年初二,科室收治多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危重;晚上又同时收治了2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科室副主任赵龙、护士长罗英等放弃休息,紧急赶到科室与大家一起通力协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春节期间,脾胃·风湿免疫病科门诊量达300余人次,收治入院100余人次,虽然病人总量较平时有所减少,但留下来住院的大多是危重患者,危重患者比例较平时增加一倍以上,科室副主任赵龙、护士长罗英等几乎每天都要到科室查房、参与患者救治,春节假期里,他们在医院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多。

“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就觉得都是值得的,等以后再多抽时间陪陪家人。”赵龙说。

重症医学科:紧张、忙碌、坚守

“快,给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准备气管插管、呼吸机,马上抽血送检!”

2床血氧饱和度低,看一下血气分析结果是什么情况。

9床患者无尿,需要进行CRRT(血液净化)治疗。

4床进行深静脉置管,请做好准备。

18床患者血压下降,马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大年初一,重症医学科一如既往地在大家的配合下紧张有序地运转着,医生护士守在床边时刻注意病情变化,开展救治护理。

科室所有医生每人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早上8:00开始为患者查体,细心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吸氧、排痰、气管插管,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胸腔穿刺、CRRT治疗,协助更衣、进食等生活护理……

4床是一名96岁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双肺部严重感染,心功能极差,合并十几种慢性疾病,如不及时插管,老人危在旦夕。

科室主任李晓斌教授立即组织大家为老人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肺部康复等治疗,看着一点点上升的血氧饱和度,老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又打起十二分精神紧急接诊22岁乙流患者。

护士长都霞说:“这个春节,肺部疾病、肾功能衰竭、甲流、乙流的病人很多。还是在科室里安心,因为随时都会有抢救。”

或许他们忘记了家中冒着热气的饭菜,忽略了盼着子女归家的父母,顾不上刚刚睡醒的孩子,但他们却在坚守岗位中收获了一份安心与充实。紧张、忙碌、坚守,成为了ICU值班人员今年春节的主旋律。

初九早上10:30,值完夜班又刚忙完查房的医生陈倩副教授这才走出病房,拿起手机告诉孩子:宝贝儿,妈妈就快下班回来了……”


这仅仅是春节期间

部分在岗医护人员的缩影

在西南医大中医院的

每一个科室

每一个岗位

每一个角落

都有这样一群人

默默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康

为健康“站岗”

为生命“守岁”


上一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儿童诊疗中心:连续4个多月,超负荷成常态
下一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增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