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至10月,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牵头开展“寻访三线印记·赋能双城发展”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生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大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建“西南医科大学三线建设文化资源大调查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刘剑的带领下,学生张思俭、潘余娜、李梦瑶、宋翼宏、刘娟、舒铄涵、张艳阳、李彤等同学深耕泸州地区三线建设历史,交出丰硕实践答卷。
实践期间,团队以“挖掘三线印记、传承三线精神”为核心,系统开展系列研究:撰写《回眸茜草坝》主题短视频剧本,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泸州舰》《一份1982年介绍证背后的故事》《长三厂对泸州工业发展的影响》《关于<大树乡>容、历史价值、诞生的前因后果的分析》等多篇专题报告,创作数部三线建设主题短视频。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矩阵传播成果,让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的三线精神深入人心。
10 月 24 日,经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专家组评审、逐级审核及综合评定,药学院实践队凭借《探寻泸州在三线建设中的历史价值》项目,从全省众多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活动一等奖,指导教师刘剑获评 “优秀指导教师” 称号。
此次实践及表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扎实的调研能力与昂扬的精神风貌,不仅深化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更以青春力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