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附属天府医院手术室内接连传来捷报。医院消化病中心于同日内成功完成高难度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这两台手术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医院应对各类复杂疾病的强大综合救治能力与高超技术水平。
当日上午,医院普外科团队何桦波主任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徐延田教授共同主刀,在麻醉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一名罹患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65岁女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被誉为普外科手术中的“珠峰”,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准与协作能力要求极高。整个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在微创条件下精准完成病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并成功实现消化道重建,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安返病房,正接受后续康复治疗。
当日下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康敏教授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伟兴教授共同主刀,在内镜医学部团队、麻醉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一名饱受肛门肿物困扰5年余的54岁患者杨某实施内镜直肠黏膜下剥离术(ESD)。该患者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肛管巨大侧向发育息肉样隆起病变。病变长达9cm,从直肠延伸至肛门口,最大范围占据肠腔环周,息肉表面平坦、弥漫、呈大小不等结节状,且直肠肛管处血管极为丰富。如采用普外科手术切除直肠肠段,会造成伤口巨大且严重影响患者后续生活质量。消化内科通过放大内镜联合色素内镜检查,评估病变仍具备内镜下切除条件,且考虑患者保肛意愿强烈,决定行内镜直肠黏膜下剥离术(ESD),旨在完整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消化道器官的完整性。面对该患者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的挑战,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联动,最终顺利实施了微创手术。
这两台高难度四级手术,两种不同的微创技术路径,同样体现了现代普外科和消化病学微创化、精准化的治疗理念。医院强大的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为两台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此次“一日双捷”不仅是医院单个科室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腔镜精准微创,再到内镜“无痕”治疗,医疗技术的每一次进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引进和开发新技术,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微创、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