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附属医院肿瘤科吴敬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再次被肿瘤放疗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接收(Int. J. Radi. Oncol. Biology. Physi.,中文名: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在放射肿瘤学领域称为“红皮杂志”,是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ASTRO)官方杂志,为国际肿瘤放疗领域最权威的、影响力最大的杂志),这是附属医院肿瘤科向莉副教授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以第一作者再次在红皮杂志上发表论文,同时任培蓉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林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四个审稿人对该研究成果一致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新颖且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产生新的治疗模式。
众所周知,肺癌放疗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周围正常器官限量所致肿瘤靶区剂量不足及器官运动导致脱靶,吴敬波教授团队首创的原发灶插植放疗联合纵隔淋巴结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周围型肺癌方案同时解决了剂量限制与运动脱靶产生的两大难题。

该研究成果曾受邀在2014年美国放射治疗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herapeutic Radiology and Oncology,ASTRO)做5分钟口头汇报,ASTRO年会作为全球放射肿瘤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每年吸引了超过10000名全球放疗专家学者参会;2017年被ASTRO年会再度poster收录;2018年在近距离最顶级的两大会议之一的美国近距离协会(American Brachytherapy Scociety,ABS)年会上做大会口头发言。2015年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红皮杂志,近日该研究II期临床试验的5年随访结果再次发表在红皮杂志。
除此之外,吴敬波教授团队的其他研究也广受国际国内专家的认同和关注。2019年9月及2021年10月(线上)向莉副教授代表吴教授团队登上世界放疗领域最高舞台ASTRO年会,参加oral scientific sessions环节进行口头发言。两次发言都更新“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的随访结果。发言获得大会主持人及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及肯定。
该研究系全球首个关于鼻咽癌诱导化疗后靶区勾画的随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保证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正常器官,对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更好地回归社会有着非常重要指导意义。该项研究已被中华医学会颁布的鼻咽癌全国指南所引用。
据悉,向莉副教授和郑芸主治医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颞浅动脉插管治疗高T分期鼻咽癌I期临床研究”近期也被Frontiers in Oncology所接收。
吴敬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从数以千计的研究中脱颖而出,被业内顶级刊物所录用,标识了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已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向世界唱响了属于中国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