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医疗服务 > 正文

夙夜奋战,他用行动讲述着“飞哥传说”!
作者:   2022-09-20 19:35:54   来源:     点击:

 

 

9512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医生叶飞,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的救援队库房清点物资,他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判断,本次地震造成的伤害需要医学救援力量。

“这个时候不需要通知,我作为副队长是肯定应该去一线救援的。”叶飞作为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副队长,并参与过汶川地震、长宁地震等一线医疗救援,经验丰富。

95日晚11时,在接到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电话指令后,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30名队员立即带着各类应急物资奔赴一线开展应急救援。由于道路中断,医学救援队于6日凌晨4:30左右到达石棉县新民乡,救援队立即展开医疗救援行动,完成驻新民乡医疗点建设。

随后,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队抽调10人组成突击小队徒步突进失联的草科乡,其余队员在新民乡医疗点协助当地开展医疗、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

96日晚上10时左右,驻扎在新民乡临时医疗点的救援队接到雅安市卫健委的通知,王岗坪乡需要医疗救援力量,迅速收拾好医疗药品和物资,叶飞一行5人深夜奔赴王岗坪乡,只希望能尽快为这个安置点的受伤群众带去医疗服务。

“那个时候路刚刚才清理出来,现场有很多塌方的地方。”晚上11点半左右,5人队伍到达王岗坪乡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就着随身携带的电筒,几人又开始在这里搭建临时医疗救治点。就在大家搭建好救治点和帐篷,疲惫入睡时,97日凌晨242分,雅安市石棉县发生本次地震以来的最大余震4.5级。

“震感很强烈,感觉自己像弹簧一样就从帐篷里面跑出来了。”叶飞回忆,当时的王岗坪乡安置点由于电力尚未完全恢复,只有安置点帐篷内的应急照明电源,没有路灯。在夜色下,大家只得在帐篷门口张望,还很清晰地听到山体垮塌的轰鸣声,“我们只知道是在山脚下,但是具体在哪个地方不清楚,也看不见周边的山体。”在危险面前,那种看不清也不敢走的未知,是让大家感觉最惊心的一幕。直到天亮,大家才看到,对面的山体垮塌了一大半。

尽管经历了余震和山体垮塌,队员们还是快速调整好精神状态,在天亮后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重伤员已经安全转移,但有很多轻伤人员留在当地,医疗救援队主要负责灾后轻伤患者救治、医疗保障等工作。

除了为安置点的受伤群众开展医疗救治,他们每天还会上山入户,这是由于山上还有受伤的群众,而他们普遍年纪较大没有下山。为了给这部分地震伤员处理病情,每天,处理好安置点的医疗工作后,叶飞就同另外两名队友背着药物走出“帐篷医院”,由于救护车无法直达,大家就徒步一两个小时走到受伤群众家里,为他们清理伤口、换药。

随着地震伤员陆续得到治疗,安置点的群众们开始“组团”来到医疗点就医。“医疗点也开始有很多慢性病的群众找我们咨询、就诊。”叶飞介绍,最后两天,平均每天有七八十人来到医疗点看病,“我们出发的时候,各类药品准备很充足,所以诊治开药都没有问题。”从轻伤患者清创换药到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队员们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也换回了群众的声声感谢。让我们一起致敬奔赴在一线救援路上的他们,因为有爱,所以有力,因为责任,所以前行!

上一篇:我在战疫一线|“过家门而未入”的泸州核酸检验队伍
下一篇:多点救援,为更多人的团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多线抗疫救灾侧记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