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医疗服务 > 正文

5•12护士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累并快乐着”
作者:文/ 刘墨、江丽娜 图/ 综合整理   2021-05-13 10:59:24   来源:附属医院     点击:

512日是国际护士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院领导们来到科室为护士们送上了心意满满的“中药包”,帮助护士们提高睡眠质量,并将舒适柔软的护士鞋送到每位护士手中,还特意去慰问了有困难的护士。

为了对护理人员存在的工作压力和健康问题进行精准干预,切实关心关爱护理人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发现睡眠障碍和腰肌劳损是护理群体最为突出的健康问题,由此采取了一系列关心关爱护士的措施。

附属医院医院还举行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发展护理”为主题的“512”活动暨先进表彰大会;发布了医院“512”宣传片,激励广大护士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对援鄂医疗队和进驻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医疗队中的护理人员、2020年度护理质量安全考核优秀科室、2020年度优秀规范化培训学员、30年护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

在节日里,护士们虽然仍在工作,但在他们看来,这是“累并快乐着”。

他们守护身体更抚慰心灵

早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熊洪一如既往提前来到科室,处理事务,再到病房“巡”一遍……“老习惯,看看才放心。”工作31年,护士节也不会例外,熊洪对工作保持着最初的执着与热情,“看着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康复出院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作为呼吸疾病护理专家的熊洪成为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远赴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进行医疗救援,并获得吉布提共和国总理亲自授予的代表吉布提国家最高荣誉的“独立日骑士级勋章”。随后,荣获“健康四川•大美医者”称号、泸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像熊洪一样坚守初心,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还有2000多名。医院护理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0年成为四川省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医院”,并建立起以“六师联动”为主体的“医养结合延续护理工作室”,依托“医养结合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实现疾病全过程管理,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连续、高质量健康服务。

在各类危急时刻,也总能见到护理人员的身影。新冠疫情爆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紧急建立新冠疫情防控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护理人员主动请缨,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2020年,附属医院护理部获得泸州市抗疫先进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21年,获四川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称号。

他们护理病痛 更帮助患者重获“新生”

“要注意每天的饮水量,如果喝了汤就要相应地减少饮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的病房里,医院综合科科护士长郭声敏正在详细而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着出院后如何自我管理。

这是郭声敏正在积极推广的一项康复护理适宜技术,可以让不能自主排尿、安装尿管的患者通过自我管理,拔除尿管,减少并发症,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更容易回归正常生活。而郭声敏正在推广的此类造福患者适宜技术还有很多,并且她还拥有着多项专利。“医学发展让更多疾病可以获得治疗,但是高质量的护理与康复更是关系着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更容易发现患者面临的困难与痛苦。特别是在患者出院回家后的后续护理,更是不少患者的困境。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带领的护理科研团队,立足于解决临床工作问题,成立以护理人员组成集临床、基础、研究和开发一体的护理科研团队。

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先后培养了4名博士,41名硕士,获各类科技进步奖21项,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各级各类课题300余项。2020年,“临床护理学”学科首次入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前100强,在全国排名第48名。现拥有4个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21个四川省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周边地区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等边远地区的基层医院培养专科护士,带动基层医院发展,为基层医院发展提供护理人才保障。

 

 

上一篇:附属医院专家团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开展艾滋病防治对口帮扶
下一篇:公共卫生学院学子为社区居民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传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