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医疗服务 > 正文

附属医院在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被评为优秀医院
作者:文/黄黎 梁婷 图/梁婷   2019-01-11 14:44:43   来源:附属医院     点击:

1月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联合举办的“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推广会的主题是改革、改善、传承、创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医政医管处、医疗机构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我校附属医院在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被评为优秀医院,受到表彰。附属医院护理部在改善就医感受,深入落实2018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表彰。


改善行动精诚所至 医疗服务惠济民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0年,由西南军区卫生部第一总医院第一分院的部分干部战士就地转业建成,其前身是四川省川南人民医院。目前,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全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卫健委内镜与微创医学普通外科培训基地,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服务于川渝滇黔四省市结合部区域近4000万群众。

西南医大附院人秉承“善德精医 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使命,坚持“诚信关爱 视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近年来,医院在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保持医疗技术先进性,开展医疗服务十大行动、中德妇科肿瘤病房医疗合作和建设数字化医院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向“一流学科、一流医院”建设目标不断奋进。

一、保持医疗技术先进性  建立多维度三级联动医疗联合体模式

(一)提升医疗技术  打造高尖端医院平台

医院不断建设高层次平台,提升学科建设含金量,倡导新技术开展,强化技术引领作用。近年来,医院相继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四川省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人类辅助生殖、人工耳蜗置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各种微创外科手术等新技术,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中国胸痛中心”,四川省妇女疾病与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四川省高危产妇新生儿急救中心、川南地区防艾牵头单位等。

医院临床医学ESI学科排名实现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5月,进入66.54%;获批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医学检验部通过ISO15189国际认证医学实验室;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共建“细胞与分子病理学联合实验室”;正式被授牌为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并获批省“五师共管”慢病管理项目;脑血管专科项目获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获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中德妇科肿瘤病房,建立德国标准的乳腺癌单病种管理模式,医院乳腺癌保乳率近30%,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成为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危急重症及疑难疾病诊疗中心。

(二)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医院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纵向贯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横向覆盖疑难重症诊疗、胸痛急诊急救、脑卒中急诊急救、慢病管理等多维度三级联动医疗联合体模式,把优质资源下沉,将科研、技术成果用于培养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已拥有技术合作、对口帮扶、双向转诊、远程医疗、专科联盟等各种合作方式的成员单位共142家。2018年,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诊疗共538例,前往基层医院开展专家门诊以及查房2823人次、手术158台、讲座133场、病案讨论115例、病理切片290份。

医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成功指导甘孜州乡城县人民医院升级为二级甲等医院,合江县人民医院、泸县人民医院、叙永县人民医院升级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凉山州越西县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基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治疗覆盖率及成功率,为各地区的医疗事业注入新的技术力量,切实方便老百姓就近看病就医。

二、升级精细化服务  形成患者满意的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

(一)优化就医流程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不断优化和改进就医流程、改善服务态度,通过综合改进预约诊、实名制、分时段就诊,便民服务等举措,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1、预约诊疗  合理布局  让看病变得方便

医院开通门诊窗口、银行自助机、微信等多渠道实名挂号通道,均可实现预约挂号,目前预约挂号率达到54.35%,成人实名制挂号率达到93%,预约挂号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医院经过对患者就诊情况的系列调研,规划门诊布局,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以较小的移动、较快的速度完成检查,让看病变得方便、快捷。例如将专业系统相关的科室设置在同一诊区,检查频率较高的医技科室配置在患者较多的楼层;每个楼层均设有缴费、抽血、导医等服务窗口;门诊药房安装自动发药机,患者到达药房便可取药,节约就诊时间;检验科开设服务窗口,为复查检验项目的患者直接开单化验。

2、高质便捷  贴心服务  让看病变得温暖

为提升患者满意度,保证门诊工作质量,医院加大对出诊医生和号源的管理,规定医生的接诊患者数量,杜绝医生临时停诊/换诊、迟到、早退、代诊、大处方、大检查等现象,保证患者的就诊质量。

为保证患者就诊连续性以及外地患者能及时完成看病返程,医院门诊实行连续工作制度,医生从上午8:00到下午4:30出诊看病,大大节省患者等待时间;对外地患者、特殊疾病患者、双向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保证这部分患者在无号源情况下都能及时诊疗。医院增加门诊导医和志愿者人力,加强导医服务力度,对患者进行指导、解答、引导,为特殊病例或老年残障人士提供免费陪诊、陪检等服务。

3、不断更新  按需满足  让看病变得精细

医院还不断根据专科发展及患者需求,新开设科室和增加出诊医师。近年来,新增加耳内科专病门诊、助产门诊、伤口造口淋巴水肿专病门诊等,整合并新开设整形烧伤创面修复门诊。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等专业根据工作量增派出诊医师,例如儿科作为门诊较忙碌的科室,根据季节特点,保证上午至少4-6名医师、下午至少2名医师出诊,急诊儿科24小时有儿科医生出诊,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保证来院的患儿能得到及时诊疗。

(二)推广日间手术  让患者就医省钱省时省心

医院于2013年成立日间手术病房,是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设有日间手术管理中心和预约中心,负责日间手术的统筹管理和预约工作,对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生都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考核标准,建立“一前”“一后”医疗护理工作管理模式,专人负责出院患者随访,确保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

目前,医院有24个科室开展日间手术,涉及100余个病种,日间手术占医院住院手术比例为11.5%,平均每月完成手术500余例。手术患者在入院前完成检查及麻醉评估,住院当天接受手术,24小时—48小时内出院,具有高效、快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就医成本,减轻家属陪伴负担,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缓解医院床位紧张、患者住院困难等问题。

三、一站式健康产业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推动多学科协作  实行“患者不动、医生动”诊疗模式

2015年,医院不断推动肿瘤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拥有1个中心及MDT 会议室,具有MDT运营所需要的设备音频,专家团队可以实时查阅患者所有病例资料、院内的病理结果、检验结果、影像资料等。医院成立分管院长直接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肿瘤MDT工作委员会,包括临床委员、医技委员和护理专家,负责MDT 的推动和决策。目前,医院已开通肺癌MDT、中德乳腺肿瘤MDT和中德卵巢肿瘤MDT,共开展800余次诊疗。MDT诊疗为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器官疾病患者提供一种综合、全面、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治疗模式。这种“患者不动、医生动”的新模式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和解决患者的关键问题,为患者制定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二)构建“六师联动”云平台  延伸优质健康管理服务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疾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COPD、肝硬化及肿瘤)患者较多且治疗周期长,多数患者病情较重,居家护理需求大,导致慢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供需矛盾。医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护士主导的医疗、康复、营养、心理、护理、药师等“六师”专家联动的健康管理云平台,提供优质延续护理服务。

健康管理云平台根据专病特点设计APP,指导慢病高发高危人群健康维持管理,对慢病患者健康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监控和预警管理,对疾病信息和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同时,培训基层医护和社区服务中心人员,推广慢病适宜技术和培养专科技能工作坊,提升基层医护慢病管理能力以及患者对社区基层医疗质量的信任度,减少慢病再住院率及急诊率,减轻医保负担和落实分级诊疗,改善医疗服务效率。

(三)一院多区  打造一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区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行一院多区,新院区——西南医疗康健中心,占地面积1853亩,是医疗区、健康养老区、生活配套区三位一体化的现代化医院。新院区即将于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其极大地满足患者就医治病的需求。健康养老区是以医院为平台,依托医院医疗技术的高端康复医疗、养老与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基地。

康建中心未来还会发展层次多样的健康产业,引入文体休闲、医疗旅游、健康体检等内容,培育区域健康产业集群,做到让患者享受一站式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展望未来,医院全体职工正满怀豪情,意气风发,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使命,为实现“一流学科、一流医院”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走进校园开展义诊活动
下一篇:附属医院2019年“传帮带”医疗队奔赴凉山州开展卫生对口支援工作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