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思政部教师参加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
作者:文/陈士勇   2015-11-27 15:14:03   来源:思政部     点击:

11月20——22日,“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四川文理学院召开。来自西南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四川医科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国内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文化单位的专家学者100余人与会。思政部陈士勇博士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深入,以及为完成2020年国家全面小康的宏伟任务,老区联片开发成为目前老少边穷地区的主要任务和热点研究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革命老区发展与巴文化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和思路。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处长陈晓军认为,要振兴发展革命老区,首先要给予老区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优惠,关注绿色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形成绿色产业政策体系。西南大学马强教授认为,川陕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并重;目前川陕革命老区应该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而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则需要组织专家考察挖掘,科学论证,避免无序盲目开发。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龙教授认为,新时期推进赣闽粤中央苏区县发展的总体战略,应按照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的金融信贷扶持,充分发挥中央苏区县的特色优势,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努力提高苏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教授从文化角度出发,提出促进革命老区的发展路径。他认为,巴文化与蜀文化,以及与周边的楚文化、秦文化、吴越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巴文化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我们要凝练内核,理清文化特征,搞清某些文化符号,如宣汉罗家坝出土的“巴蜀图语”(或“巴巫图语”)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要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和优势,推动发展相关产业经济。

根据目前的研究,川东米仓古道、荔枝古道与宣汉罗家坝考古遗址、渠县城坝遗址都是巴文化的重要遗址,它们是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证,川东境内的米仓古道、荔枝古道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巴文化的研究可以纳入一带一路的大视野来考察,巴文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的催生力,推动文化事业的新发展和新繁荣。

上一篇:麻醉学系参加全国高等麻醉学专业教育研讨会
下一篇:四川大学教授张立实来校交流访问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