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多模态PET融合影像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学术会在四川泸州召开。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内容丰富,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同仁探讨核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PET融合影像临床应用的价值、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等。开幕式由附属医院副院长王瑛主持。

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徐勇致开幕词,向参会的专家、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介绍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建科四十余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在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引下,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邓建军以《核医疗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思考》为题作报告,指出“临床应用研究是核医疗创新的源泉、标准是目前核医疗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核医疗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匡安仁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宏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庞华教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雷开键教授以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分别进行主题报告。从核医学PET/CT检查安全性、PET/MR临床应用进展到干细胞治疗的分子影像、核素显像与心脏微血管病变,再到PET/CT在肺结节的临床应用、核医学与放疗器官保护以及国产化177Lu的临床转化与创新发展,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既有对新兴技术的探索,又有对传统项目的提升。

“西南核医学发展论坛”环节在匡安仁教授主持下,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高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史育红、昆明延安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周友俊、重庆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段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建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邵付强、雅安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福州、南充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蒲涛就如何加快西南地区核医学学科发展各抒己见,讲述了科室业务、方向建设、质量控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

此次会议还进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玖谊源粒子有限公司“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中心”揭牌仪式,以及成员单位授牌/产学研医用战略签约仪式。部分成员单位代表也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分享以及PET/CT临床使用交流。
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作大会总结,他讲到,随着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八部委《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的发布,核医学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希望大家能乘势而为,在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等方面作出新的成绩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