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附属医院疼痛科承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培训班”于9月23日在泸州市伊顿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培训班时值中国疼痛科建科10周年、附属医院疼痛科建科3周年的特殊日子,这些都给本届培训班带来了不一样的意义和更加绚丽的风景。
1989年,由韩济生院士倡导筹措,在老一辈基础研究和临床麻醉前辈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中华疼痛学会,并被国际疼痛学会接纳为中国分会。1992年,中华疼痛学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并创建了中国疼痛学杂志。2007年7月16日中国卫生主管部门签发了“227号文件”,批准在医疗机构诊疗项目中增设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

时至今日,中国疼痛科的十年是奋斗的十年,是拼搏的十年,是充满了活力和激情的十年。疼痛科作为附属医院较为年轻的科室,今年建科3年,深知任重而道远,需要学习和交流的东西很多很多。
超声引导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引导方式,显示出极大的优点:实时监控可视化、体积小携带方便、无放射性,动态连续实时看到穿刺针的位置。特别是对于骨骼肌肉疼痛可以进行动态评估,并可以提高对于小神经、软组织、韧带及关节注射的精确性,甚至在骨骼肌肉软组织及韧带疾病中,超声可以发挥一定的诊断意义,超声就像疼痛科医师的眼睛,未来便携式超声将成为临床医生的第二个听诊器。

这次培训会邀请到了四川省疼痛专委会的领导,分会历届常委、中、青年专家,在国内有着丰富经验,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疼痛科专家、影像学专家、B超专家,为大家进行精彩的学术演讲和经验分享。本次培训班围绕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讲授和讨论,会议座无虚席,内容衔接紧凑,讲者慷慨激昂,听众聚精会神,收获颇丰。
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欧册华作总结发言,衷心感谢大家对疼痛科长期关注和倾心奉献,对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学习的饱满热情。中国疼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甘于奉献、热心钻研的疼痛学者。本次大会邀请国内著名疼痛学专家,无保留分享最新和实用的超声引导下疼痛诊疗方法,为大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愿参会的学者满载全新的超声引导介入知识,继续在临床上、科研上辛苦耕耘,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