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2日,西南医科大学医法讲堂流动科普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团队走进泸州市纳溪区社区、乡村,为群众开展医学与法学的科普知识。本次活动由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莉带队,团队成员由法学、儿科学、精神医学、临床医学13名学生组成,活动以社区科普行、主题教育行、乡村科普行进行开展。

在东升街道柿子社区,开展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场宣讲,社区有30余名中小学生和部分家长参加了科普活动。法学学生高婧茜宣讲《青少年性教育》、法学学生廖杨茜宣讲《青少年防性侵》、精神医学学生张婧瑄宣讲《校园欺凌勇敢说“不”》。宣讲活动中,队员们与孩子们亲切互动,课堂上有的孩子还大胆体验和尝试,活动后孩子们表示本次的防性侵、防校园欺凌专题科普对他们很有用,也知道了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非常喜欢哥哥姐姐们发放的玩具和文具。家长们表示这样的科普宣传走进社区非常有意义,让成年人也对保护未成年人有了新的认识。

在新乐镇高洞村,为30余名高洞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宣讲活动中,法学学生陈奕陶宣讲《生活中的法律》,儿科学生王镜媛宣讲《夏季传染病防治》,临床医学学生曹心玥宣讲《肿瘤防治》,黄莉老师也给村民们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遗体接收站和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从村民相互借钱是打欠条还是借条,到如何防治传染病及预防肿瘤的发生……浅显易懂的语言让高洞村村民对日常生活的“小事”有了新认识。在谈及村民经济纠纷等问题时,欠条的模板引得村民纷纷拍照、记笔记,不少村民相互交谈感叹这次宣讲活动接地气、有实效。活动现场氛围活跃,队员们与村民互动交流,并答疑解惑,同时进行了医学与法学科普意愿的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高洞村村民杨朝全再三说到“感谢西南医科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给我们讲解了法律知识和一些疾病的防治,我们老百姓收获很大,谢谢他们!”
西南医科大学实践队还和泸州市纳溪区司法局一起联合开展主题教育:参观纳溪区护国战争纪念馆,法学院院长罗刚、党委副书记黄莉、副院长先德奇、学科办副主任李春,纳溪区司法局党组书记马洪超、政治室主任陈薇薇等参加了活动。参观结束后并进行了“满天星”工程实践调研座谈会。

指导老师黄莉介绍,法学院在前期已经面向全校开展了卫生健康法治科普作品设计大赛,并通过普法讲堂竞赛选拔了学生优秀讲师,今年暑假也是首次带着学生以医法讲堂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历练。
志愿者陈奕陶表示: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这样的体验对未来的学习很有帮助。
法学院院长罗刚表示,法学院已经在2021年与纳溪区司法局共建“满天星”乡村法治振兴工程,已有很好的积淀,未来将基于校地合作,逐渐完善学生实践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
泸州市纳溪区司法局局长彭仲芳指出,本次“满天星”工程医法讲堂流动科普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采取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普及医学常识,将法学与医学结合进行科普,非常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疾病防治能力。下一步,纳溪区将进一步推动“满天星”工程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法治人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优势,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传承枫桥经验,将法治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和法治纳溪、平安纳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