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麻醉学系2017级本科生杨珏玺获得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系17级3班的杨珏玺,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怀揣着热爱生活的态度,在面对生活的刁难时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世界。为了父母及个人心中的追求,励志学医,成绩优异,投身志愿服务,用自强与爱做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持之以恒——自律自强,勤奋上进
“争做早起的鸟儿” 是杨珏玺对待自己的学习要求。“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不轻易服输”是她对于“自强”的理解。在同学们眼里她上课特别认真,似乎在学校的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在室友眼里她是寝室里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学生。她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麻醉学系“自强奋斗,求实创新”的院系精神。自进入大学开始,杨珏玺在各方面都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正是这些无数个早起的清晨,陪伴了她的学习与成长。
矢志不渝——坚定党性,热心服务
作为中共预备党员,杨珏玺曾以团代表身份出席共青团西南医科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曾为青马工程卓越人才班学员,不断扎实理论基础。喜爱做实事是她的干事风格,在顾好学业的同时也积极为社区和泸州市创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没有调研没有发言权”,2017年8月,在家乡所在地社区杨珏玺曾作为大学生代表参与街道“脏乱差,无治理”现象的前期调研,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随同居委会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及时解决街道困难。在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她又作为志愿者负责城北校区的道路清洁工作,为维持校园环境积极出力。
孜孜不倦——涉猎广泛,挑战自我
“大学不只有学习这一件事,还有许多的社团部门以及比赛活动丰富着我们的校园生活。”意气风发便是杨珏玺在描述校园生活感受时的整体状态,因为学习好并不是她的终极唯一目标,综合提升,全方位点缀才是她理想的大学生活。曾荣获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相关奖项,并有一省级大创项在研。是什么让她时刻精力充沛,能够迎难而上,是坚韧的性格。杨珏玺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但是他们总是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极致,精细打磨每一个飞机零件,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父母坚韧不娇气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也形成了不轻易退缩的性格,要做就要迎难而上。
热爱生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这个世界最难能可贵的是将温暖传递给他人的同时并从中汲取力量。因为坚信爱心可以弥补遗憾,温暖可以传递力量,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现已成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她曾主动参加为期21天的凉山支教活动,这一路有很多新奇的事儿,也有很多可爱的人儿。在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笑脸上她深刻地明白了什么叫做坚强和独立。此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防控疫情工作,为健康校园做出了贡献。喜欢体验是她最初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的起点,一直体验下去并有所作为有所成长则是她对待志愿服务的夙愿,在她的世界这条路没有终点。
杨珏玺的自强故事催人奋进,她丰富的志愿经历更是令人动容。正如法捷耶夫所说,青年的思想越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越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愿我们都能像杨珏玺同学一样自强且不息,强大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