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人民群众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认知,守护群众财产安全,11月12日,西南医科大学“满天星”普法志愿服务团来到了丰乐镇白合村,开展以《民间借贷法律解读与风险防范》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本次普法活动由法学院《医学与法学》编辑部尚春萍老师带队,法学院本科生乔胜、曾翀和邓如韵参加。
活动现场,志愿者围绕民间借贷的核心知识展开解读,明确了民间借贷的定义、法律依据和特点,重点强调了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法定上限,提醒大家远离高利放贷。
在风险警示环节,志愿者结合案例,深入剖析了民间借贷存在的法律、信用、市场操作及社会风险。从借条不规范、借款主体不明、诉讼时效过期等法律风险,到借款人恶意逃债、信息不对称的信用风险,再到平台跑路、暴力催收引发的社会风险,逐一进行详细阐释。通过山东“辱母杀人案”、CCtalk平台资金挪用等真实案例,直观展现了无序借贷的严重危害,警示群众警惕借贷陷阱。
针对各类风险,志愿者给出具体防范措施和解决途径:借贷时需签订规范书面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优先通过银行转账交付款项,留存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要求借款人提供有效担保并办理法定登记手续;发生纠纷后,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牢记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此次普法活动为广大群众敲响了警钟,有助于引导民间借贷行为走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为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