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农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号召,遵循《乡村全面振兴规划》的要求, 7月7日至13日,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启稚伴童绘七彩,爱润乡野护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泸州龙马潭区金龙镇塘坡村、江阳区黄舣镇黄桥社区及一路同行助残中心,以“七彩假期”为支点,通过科普讲解、趣味游戏等方式设计多元课程,将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助力乡村振兴与儿童全面发展。

在金龙镇塘坡村,孩子们通过绘制川剧脸谱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长征之路”主题地绘格子游戏中感悟红色精神。方寸识农活动中,一首首经典的节气童谣唤起孩子们对自然时序的感知,一块块黏土捏成金灿灿的丰收喜悦,农耕文化在欢声笑语间焕发新趣。艾草、薄荷、金银花、迷迭香…每一味中草药在捣碎、浸泡、过滤等工序后摇身一变为翠绿的驱蚊水,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绿色守护剂”将会悄悄陪伴他们的整个暑假。“蓝色一定是男生的颜色?粉色就一定是女生的颜色吗?”带着问题,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入了“蓝粉互换—打破刻板印象”活动,一个小女孩回答道“我觉得女生也可以当军人,我未来想入伍成为光荣的女兵!”每个孩子的兴趣、能力与梦想不应被性别标签束缚,多元的视角与创意会让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黄舣镇黄桥社区则聚焦科学启蒙与文化传承,团队将AR技术融入明信片,手机扫描后,屏幕上便浮现旋转的立体星球,跟随志愿者对星球运转、磁场环境的讲解,孩子们于虚实交织间认识了遥远的太阳系,眼里闪烁着对碧蓝天空的向往。泸县雨坛彩龙是一项具有历史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剪刀飞舞间,孩子们还原了“Q版”的雨坛彩龙,这项古老而鲜活的艺术正通过代代传承,继续舞动在时代的浪潮中。防毒意识应从青少年抓起,志愿者们结合图文,与孩子们深入探讨海洛因、大麻、假“邮票”等各类毒品的健康危害与防范要点。同时,活动创新融入“跳格子”“emoji猜猜看”等趣味游戏,有效强化了孩子们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能力。
在一路同行助残中心,医学人文遇上特殊教育,队员们用拨浪鼓、手摇铃与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互动,通过绘画、吹泡泡等简单游戏传递关爱,用音乐与陪伴点亮孤独的心灵。团队通过行动倡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理解残障儿童,让善意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让温暖的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系的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医学专业特长,以“七彩假期”赋能乡村振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知识探索、健康生活与安全防护的种子。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将高校的知识资源与青春活力注入乡村,用专业技能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