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法学院暑期实践队走进贵阳清溪街道讲授综合素养课
作者:图:李昕烨,商娴 文:苗洋智 审核人:范生根   2025-07-10 22:42:14   来源:法学院     点击:

5日,贵阳市花溪区南溪苑社区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普法活动。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暑期志愿服务队以“法治护航非遗路,龙井绣出振兴图”为主题,将法治教育、抗战历史与非遗传承巧妙融合,为易地扶贫对象的小朋友们带来兼具深度与趣味的综合素养课。

活动以“贵阳抗战精神”为切入点,志愿者们通过互动PPT带孩子们“重返”抗战年代:贵阳作为大后方“生命通道”,四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国际援华物资经此转运,从“补给站”到“前沿阵地”的蜕变,见证了城市的不屈担当。刘家祥烈士从学生运动先锋到新四军战士的壮烈人生,以及市民在日机轰炸中携手救援的故事,让“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具象化。现场设置的“守护与传承”趣味游戏中,孩子们化身“小警察”,用方言呼吁保护历史遗迹,在“爱护抗战文物”等行为判断中,将守护历史的意识深植于心。

活动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以西宁残疾少年争取受教育权等真实案例,阐释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合法权益。针对“同学取绰号”“遭遇欺凌”等场景,开放讨论引导孩子思考维权路径。“法律红绿灯”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通过高举双手(绿灯安全)、交叉护胸(红灯危险)、指向老师(黄灯求助)的动作,快速响应法律情景,齐诵“绿灯安全红灯停,黄灯求助快出声”口诀,在互动中强化安全自护与法律求助意识。

本次活动将抗战精神作为法治教育土壤,让爱国情怀与法治信仰同频共振。志愿者强调,唯有青少年懂法守法,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呼应“龙井绣出振兴图”的愿景。“要保护历史文物,被欺负时找老师不打架!”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分享道。这场跨越历史与当下的“三下乡”实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爱国与传承的种子,为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上一篇:口腔医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暑期实践队走村入户护航布依振兴路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