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雷锋精神,助力绿色乡村建设,3月29日,由泸县民政局主办、云龙镇茅坝村村民委员会指导、泸州市江阳区绿益行公益促进中心承办,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4级二办善颐志愿队协办的“还家乡新‘茅’‘坝’垃圾清零”儿童周末课堂环保志愿活动第三期在茅坝村圆满落幕。作为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40余名儿童在趣味互动与创意实践中为历时三个周的环保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伊始,孩子们手持枯枝制作的“自然签到笔”,在环保主题签到板上留下姓名,开启今日绿色旅程。随后,“脑筋急转弯”破冰环节迅速拉近彼此距离——“什么垃圾能变成宝?”“分类后的资源!”答对的孩子获得再生纸制成的笔记本,笑声中环保理念悄然传递。紧接着,小游戏“123木头人”让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孩子们在奔跑与定格间释放活力,为接下来的活动注入专注与热情。

“变废为宝”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现场演示用枯枝制作“环保五角星”的方法,孩子们纷纷化身“自然艺术家”,将田间废弃的枯枝变废为宝。有的拼接出星星挂饰,有的编织成迷你篱笆,志愿者在一旁协助指导,鼓励孩子们自由创作。
活动尾声,志愿者以“环保行动没有终点”为主题,回顾三期活动中孩子们的成长与村容变化。主办方为连续参与三期活动的小小志愿者颁发“全勤环保小卫士”证书及绿植种子奖品,表彰其坚持与贡献。茅坝村儿童主任袁良友在致辞中感慨道:“这些娃娃用枯枝做手工、用行动清垃圾,让全村人看到‘小事’也能改变家乡!”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手持枯枝五角星作品合影,镜头定格的笑脸与绿意交织,成为乡村环保行动的生动见证。
这场以儿童为主角的环保实践虽暂告段落,但其激发的绿色动能将持续涌动。主办方计划将活动经验推广至更多乡村,让更多“环保小卫士”成长为乡村振兴的绿色生力军,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