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基础医学院第二期“鸿文明理•博雅问道”学术交流活动在城北第三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王荣浩博士主讲,学院以科研为主型人员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交流,基础医学院院长代荣阳出席活动。
交流会上,王荣浩以《AR variants in enzalutamide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为题,介绍了雄激素受体剪切体(AR variants)在恩杂鲁胺(Enzalutamide)耐药型前列腺癌中发挥的作用。大量临床数据表明,AR variants尤其是ARv7阳性患者对恩杂鲁胺用药极为不敏感。王荣浩首次发现剪切因子复合物MALAT1/SF2是ARv7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在恩杂鲁胺处理下,MALAT1/SF2复合物被募集到AR mRNA前体的intron 3上,促使其通过顺式剪切(Cis-splicing)产生ARv7。同时,王荣浩还在恩杂鲁胺耐药型前列腺癌细胞中鉴定出新型雄激素受体剪切体ARv33,该剪切体是由两条AR mRNA前体通过反式剪切(Tran-splicing)产生,可以与ARv7形成复合物,共同促进前列腺癌的恩杂鲁胺耐药。因此,靶向ARv7或者ARv33有望改善前列腺癌的恩杂鲁胺耐药。与会人员对交流内容进行热烈的探讨和交流,大家纷纷提出疑问、谈论心得、分享经验,学术氛围浓厚热烈,互动活跃,老师们受益颇丰。
交流活动结束后,代荣阳就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代荣阳提出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了解科学前沿,并通过分享不同学科的研究进展碰撞出新的科研灵感。基础医学院通过开展“鸿文明理•博雅问道”系列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旨在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具有基础医学学科特色的品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