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国际教育学院在附属医院康健院区精心组织“早期临床实践”教学活动,2024级全体来华留学生全程参与,开启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之旅。
作为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早临床教学体系的重要实践环节,此次活动遵循《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早临床实施方案》要求,旨在帮助留学生在医学基础学习阶段提前接触临床场景,建立临床思维雏形。活动伊始,附属医院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刘杰雄为留学生们开展专题介绍,从医院的历史沿革、科室布局、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到教学资源配置、科研平台建设及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让留学生们对医院的整体运行模式与医学服务体系有了系统认知,为后续实践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实地参观环节,留学生们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先后走进附属医院放射科与肿瘤科两大核心临床科室。在放射科,大家近距离观察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学影像设备的运行流程,了解设备原理、操作规范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场景,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典型病例影像资料,讲解影像分析与临床诊断的关联性,帮助留学生建立“影像数据支撑临床判断”的初步认知;在肿瘤科,留学生们通过科室人员的讲解,熟悉肿瘤疾病诊疗的基本流程,了解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对临床科室工作范畴的认知。
此次“早期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是学校深化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始终以《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文授课)质量控制标准》为指导,通过常态化开展早临床实践活动,推动医学基础课程与后期专业训练的早期衔接,激发留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后续,学校还将结合实施方案要求,在寒暑假等时段进一步拓展临床实践场景,覆盖更多临床科室,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基础临床操作等能力训练,并通过实践登记、成果考核等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助力留学生成长为具备跨文化医疗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临床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