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晚,口腔医学院2024级4班在学海楼504教室开展“润心赋能,携手向光”心理主题班会。活动由心理健康部蒋涵悦、陈森淼和四班心理委员陈虹君共同主持,4班全体同学参与。
本次活动通过“认知重构-情感共振-价值升华”三维成长体系,在沉浸式体验中培育新时代医学生的心理韧性。开场环节,“情绪温度计”破冰游戏通过可视化情绪曲线,让同学们用数字丈量情感起伏。当主持人随机抽取同学分享“心情值”背后的故事时,那些看似抽象的数字逐渐化作具体的生活片段,在轻快的交流中构筑起班级情感支持网络。在随后的“声临其境”配音游戏中,《家有儿女》等经典片段在同学们创意演绎下焕发新意,欢声笑语间传递着“倾听是最高级的表达”这一协作真谛。
在“心镜自照识真我”环节,短片《原创心理健康宣传动画》以生动场景引发共鸣。同学们通过简易MBTI测试绘制性格画像,在小组讨论中重新发现“急性子的行动力”“内向者的洞察力”等特质价值。当彩笔在“情绪绘画接力”的纸面流转,压抑的乌云被添上穿透的光束,焦虑的漩涡化作跃动的浪花,同学们又用集体创作印证“改变情绪从微小行动开始”的真谛。“生命教育”篇章伴随《生命之名》的悠扬旋律展开。诵读泰戈尔“生如夏花”诗句时,教室回荡着青春特有的清朗声线。
教室灯光渐暗,投影幕布定格在同学们共同绘制的情绪转化画作上——穿透乌云的阳光、跃出漩涡的纸船、缠绕荆棘的玫瑰,每一笔都镌刻着集体智慧的微光。那些自我剖析时的忐忑、分享困惑时的坦诚、碰撞灵感时的雀跃,终将在时光沉淀中凝成照亮彼此前行的灯火。
此次班会以“润心赋能”为核,将心理认知转化为可触碰的集体记忆。当理性的自我探索与感性的生命体悟交织,当个体的情绪波动汇入群体的共振频率,青年学子得以在双向奔赴的成长中,学会以更柔软的姿态拥抱世界的参差,用心灵的温度丈量世界,用更坚韧的步伐丈量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