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实验仪器与康复工具的设计不断迈向新高度,为帮助康复学子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并与优秀人才深入交流,拓展同学们的科研方案设计思维,康复医学系于4月2日在荟文楼105教室开展了“互交哲学在实验仪器和康复工具设计中的应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冯志强教授主讲,康复医学系全体同学参与。
讲座伊始,冯志强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从互交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讲起,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一哲学理论的核心内涵。他强调,互交哲学所倡导的交互性、情境性和动态性,与康复工具设计有着极高的契合度,有助于创造出更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在案例分析环节,冯志强通过展示一系列国内外成功案例,详细阐述了互交哲学在实验仪器和康复工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例如,一款运用互交哲学理念设计的智能康复训练设备,借助传感器实时捕捉患者的运动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训练方案,实现了设备与患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显著提升了康复训练效果。在讲座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讲座尾声,同学们结合自身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冯志强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大胆尝试将互交哲学理念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对激发自己在实验仪器和康复工具设计方面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康复学子带来了前沿的理论知识,更推动了互交哲学在同学们未来科研项目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同学们搭建起了学习的桥梁,为同学们带来新的科创思路与方法。未来,康复医学系将继续开展此类前沿讲座,鼓励康复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