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TBM-001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举行。这是肿瘤骨转移诊疗一体化TBM001药物的里程碑,将加快放射性新药注册进程,打通药物研发与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造福更多肿瘤骨转移患者。
据了解,TBM-001项目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牵头,主要针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肿瘤骨转移,开展具有精准靶向性的放射性新药研发。该项目前期已取得初步进展,研发的放射性药物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等方面用量少、副作用极小。
去年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后,双方的技术团队进行了充分技术交流与商务合作协议沟通。此次签约,双方强强联合,将紧密合作,加快推进放射性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转化等方面工作,让TBM-001早日获得“新药注册证书”,力争尽快上市。
据介绍,此次项目签约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院以来首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达3850万元,能为更多肿瘤骨转移患者带来新希望。
相关新闻
肿瘤骨转移克星为患者谋福音
此次签约仪式的举行,意味着肿瘤骨转移诊疗一体化TBM-001药物发明专利成功转化。待TBM-001项目转化落地,镓68/镥177-TBM-001放射性药物将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使用,全国乃至全世界肿瘤骨转移患者都能享受到项目转化成果。
“临床药物取得发明专利后,最终是要推动其产生社会价值,转化为治疗患者疾病的‘利器’。”TBM-001项目牵头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说,此次放射性药物发明专利的成功转化,将推动泸州放射性核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泸州打造世界核医学高地。
世界肿瘤骨转移患者有了更好的选择
深耕核医学领域30余载,陈跃十分清楚核医学发展的处境:长期以来,国内放射性核素方面的药物大部分依靠进口,且价格高昂。在国家重视核药转化的契机下,陈跃不断在临床研究与试验中,带领团队进行抗癌药物的研发,并持续推动放射性核素药物国产化,打破对进口药物的依赖。
陈跃发现,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患者疼痛明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一直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2021年,陈跃与团队针对肿瘤骨转移患者,自主研发出放射性药物镓68-TBM-001、镥177-TBM-001,并在临床投入使用。“从新药的合成、标记到质控、转化等各个环节,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与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都一一克服了。”陈跃说。
“镓68-TBM-001用于分子影像诊断;镥177-TBM-001用于精准靶向治疗。”陈跃解释,镓68-TBM-001如同领路人,该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会堆积到有癌细胞聚集的地方,医生就能精准辨别病灶所在地。而后再使用镥177-TBM-001,通过其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将癌细胞消灭,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疾病、减轻患者疼痛目的。
今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取得放射性药物镓68/镥177-TBM-001发明专利,仅隔4个月药物发明专利就得以转化,为何?因其简便、安全。陈跃举例,86岁的税大爷患有前列腺癌伴骨转移,到该院治疗前生活不能自理,且疼痛难忍、行走困难。用镥177-TBM-001为其治疗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陈跃说,镥177-TBM-001基本无副作用,很安全;患者做完相关检查后,一般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治疗,很简便。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上千名肿瘤骨转移患者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镥177-TBM-001治疗,也不乏东南亚地区等患者慕名前来。
如何将良药用好?此次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签约则是良好契机。签约后,医院将大力支持TBM-001项目推进,打通药物研发与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争取新药早日成功上市,销售至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为世界肿瘤骨转移患者谋福音。“放射性药物发明专利的成功转化,将推动泸州放射性核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泸州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陈跃说。
助力泸州打造世界核医学高地
从大家眼中“冷门”“留不住人”的科室到“热门”科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已成为全国各大医院向肿瘤骨转移患者推荐的首选。
去年11月,家住天津的赵女士被诊断患有副神经节瘤,该瘤属于临床中罕见肿瘤。今年,赵女士复查时发现肿瘤骨转移,她出现全身无力等症状。“我去过很多医院,医生直接建议我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称这里有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技术。”赵女士说,入院后,各相关科室专家随之开展多学科会诊,针对她的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通过建微信群等方式,随时解答她与家属的疑问。
使用镥177-TBM-001治疗三次后,赵女士的症状明显改善。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在造福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同时,也想在核医学发展加速期为泸州乃至全国各地,培养适合核医学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助力泸州打造世界核医学高地。
今年,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建设的核医药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建设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由学校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学3个专业点共同组建。
“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加快推广核医学科建设,要求2025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这意味着未来全国需要很多核医学人才。”陈跃介绍,西南医科大学核医药产业学院获批建设后,学生可以对口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学习,学校也会通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为核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