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汤小伟博士与吕沐瀚教授受邀担任SCI国际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影响因子:2.260)的客座主编(Guest Editor),负责“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for Achalasia(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为主题的专刊编撰工作,向全球范围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公开征集稿件。
作为客座主编,汤小伟与吕沐瀚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与美国Mercer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多名从事消化内镜微创诊治的专家与教授共同编撰此次特刊。据悉,在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与正常投稿、出版的论文一样,且全部被SCI数据库检索。
客座编委一般是由期刊总主编邀请该领域专家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专刊的稿件征集和送审等工作。此次能作为客座主编单位主持这一专刊的编撰工作,充分反映了医院消化内科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汤小伟作为牵头客座主编(Lead Guest Editor),一直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治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相应SCI文章51篇,中文核心期刊12篇,担任10余本SCI杂志审稿人,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口头交流,并获得2019年国际消化内镜协作组颁发的“Asia Young Endoscopist Award(亚洲青年内镜医师奖)”与2020年欧洲消化内镜年会“Best Paper(最佳论文)”等奖励。
目前,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在全世界都有迅猛的发展,较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能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与减少住院费用。在过去的10年中,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临床与科研上都取得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内镜微创技术这块领域,消化内科已开展了一系列的领先的内镜微创技术,包括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消化道早癌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磁控胶囊内镜、小肠镜、粪菌移植(FMT)、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用微创的治疗方法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临床问题,与治愈了大量的患者。
相关链接:
汤小伟,男,医学博士,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日本福冈大学筑紫医院访问学者,美国Internal Medicine Center in Mobile访问学者。
在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经验。擅长黏膜内镜下切除术(EMR)、黏膜下内镜剥离术(ESD)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等高级内镜治疗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1.消化内镜微创技术,2. 胰腺病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ndoscopy》、《Surgical Endoscopy》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5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10本SCI杂志审稿人;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主编消化内镜专著2本;多次参加DDW, ACG, UEGW, APDW, JDDW等国际消化学术大会,并获“Best Poster Award”, “Asia Young Endoscopist Award”, “Travel Award”等多项奖励。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隧道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设备研发协作组秘书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消化内镜学组组长
世界内镜组织(WEO)会员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会员
国际消化内镜协作组(IDEN)国际会员
日本消化内镜学会(JGES)国际会员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