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附属医院成功开展川南地区首例硬质支气管镜下呼吸介入治疗
作者:文/吴德洪   2017-06-12 16:04:39   来源:附属医院     点击:

     近日,附属医院呼吸内一科在患者全麻情况下成功实施川南地区首例经硬质支气管镜Y型气道支架置入手术,这是继附属医院呼吸内一科成功开展肺癌微波消融术、超声支气管镜(EBUS)等一系列新技术后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该患者为食道癌术后气管食管瘘的中老年男性,呼吸内一科主任李国平组织科室介入团队通过多次分析讨论,决定经硬质支气管镜在气管下段放置Y型气道支架对瘘口进行封堵治疗。李国平教授团队术前仔细测量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精心定制支架的尺寸,术中精准操作、软(纤维支气管镜)硬(硬质支气管镜)结合,麻醉师团队全力配合,最终Y型气道支架一次放置到位,成功封堵瘘口,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附属医院呼吸内一科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Cell research 》等SCI收录40多篇。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诊疗区域中心,科室先后开展了肺癌微波消融术、支气管镜下微波消融、支架植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现场细胞学评估(C-ROSE)、超声支气管镜(EBUS)相关检查、硬质支气管镜(RB)等一系列呼吸微创诊断与治疗新技术,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硬质支气管镜简介:

硬质支气管镜(RB)作为介入通道允许纤维支气管镜及其他器械进入气道内,借助硬质镜提供的通道,可以进行气道内异物的攫取、威胁生命大咯血的处理、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扩张、肿瘤的诊断与切除以及气管支气管支架的植入等手术。与软镜相比,硬质镜的优势在于可维持气道通道、处理咯血且获取的组织标本更大、介入治疗时间更短,可完成在局麻软镜下难以完成的重度气道狭窄、支架取出、硅酮支架植入等高难度操作。硬镜操作时全身麻醉可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更加舒适。而硬质镜通过与软镜的结合,将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使临床医生在处理不同病变时有更多选择,使治疗更加安全、快捷、有效。

 

上一篇:我校喜获3项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下一篇:西南医科大学举办首届科研实验技能大赛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