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在“肿瘤病人高发心房颤动”的机理研究上取得重大发现
作者:文/党喜同   2017-06-09 09:37:37   来源:心血管研究所     点击:

日前,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党喜同团队在在知名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The Potential Role of 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4 for Atrial Fibrillation》,该论文影响因子为5.22( IF=5.22)。这是2017年继曹济民教授发表《Scientific Reports》、李光副教授发表《PNAS》(IF=9.42)论文后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该研究成果表明了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党喜同团队在“肿瘤病人高发心房颤动”的机理研究上取得的重大发现。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我国新兴的学科。长期以来,人们将肿瘤病人高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归结于心脏及临近器官肿瘤的物理挤压作用,手术及放化疗药物、肿瘤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代谢紊乱,以及两者情况同时发生等,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失调在心房颤动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鲜为人知。该论文首次揭示了人食道癌相关基因-4(ECRG4)在心房及心脏传导系统高表达,在房颤病人及犬房颤模型中表达下调。以及,敲低心房肌细胞ECRG4后,显著影响了动作电位的时程及心房重构相关基因的表达。该论文研究成果表明ECRG4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有望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靶点。

 

 

上一篇:西南医科大学举办首届科研实验技能大赛
下一篇: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周傲博士喜获牛顿国际奖学金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