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护理学院·卫校2015级高职药剂班46名同学在学院科教科长刘梦婕博士及两位授课教师刘芹、陈红的带领下,前往泸州市南寿山墓园、殡仪馆,开展首届《生命教育》课程见习实践活动。
同学们参观了“关爱生命,尊重自然”为主题的南寿山墓园,了解了为困难群众设立的“爱心园”和“蓬莱园”;为夙陨的孩子设立的“天使园”;对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士设立的“忠魂园”;为自愿捐献遗体(器官)的人士设立的“博爱园”等。紧接着,在殡仪馆内,同学们参观观看了遗体告别仪式,亲眼见证生命最后的历程。同学们还在二十四孝的文化长廊里交流此次见习的感受。

通过此次见习活动得到学校、泸州市南寿山墓园及殡仪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同学们更加理解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意识到死亡并不遥远,应珍惜当下,规划人生道路,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这是西南医科大学首届试点开设的关于生死教育的课程,据课程负责人刘梦婕博士介绍,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对生命质量的追求而不仅仅在与生命的数量(长短),因此加强医学生及相关医护人员关于生死教育非常重要,尤其面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的需求日益凸显,而相应的医学教育却是空白,刘梦婕博士在读研读博期间接触到临终关怀领域,先后学习了台湾、美国、英国的死亡教育内容,找出我们的差距,以弥补我们的空白。今年试点在西南医科大学2017级研究生中开设了《舒缓医学》课程,并在2016级高职学生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明年拟将在本科学生当中开设关于《死亡教育》方面的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接受与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倡导正确的死亡观,破解死亡的神秘面纱,让人们正确认识它、接纳它,尊重它,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