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16时20分左右,近3万立方米的山体突然倾泻而下,冲塌并覆盖了叙永县分水镇分水村一组小地名为“大坡上”的3户农房……灾难发生后,受泸州市卫生计生委安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医疗专家紧急驰援叙永。
身着单薄的工作服
他们连夜赶到结冰的现场参与救援
9日晚上11时过,正在科室值班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钟传洪、胸心外科医生万居易接到了急电:要求他们立即到医院急诊医学部参加紧急救援。上车后,他们俩才知道是去叙永救人。路上,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建伟向他们介绍了情况,“叙永发生了灾情,需要神经、颅脑专家提供支援。”
10日凌晨1时左右,救援专家团队赶到了叙永。这时,已经救出的几个伤者经现场分检转诊到了叙永县人医和叙永县中医院。两位专家到达后,立即到ICU参与抢救伤者。待伤者病情稳定后,又到两所医院对伤者进行逐一检查救治,待所有伤者都得到科学的救治后,万居易和钟传洪兵分两组,前者继续驻守叙永县人民医院,后者随专家组赶往现场救援。
这时,已是凌晨3时。一路上,雾重,能见度不到5米,路边的树梢上都结了冰。钟传洪一下车就打了个冷颤,此时,他才注意到因为匆忙,出发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医生工作服和单裤,“冷得牙齿打颤,话都说不清。”
上午10时过,待再次检查完所有的伤者后,钟传洪与万居易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又赶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继续上班。“医院里还有病人在等着我们。”钟传洪与万居易说。像这样熬通宵抢救病人对他俩来说是常事,这次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救人而已。
24小时内紧急心理援助
第二批专家又赶到叙永医院
钟传洪与万居易前脚离开叙永,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刘可智教授率队的心理救援小组后脚就来到了叙永。他们负责对伤员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
这个小组的心理治疗师们,有的已经参加多次应急救援,具有丰富的经验。到达后,心理救援小组立即投入工作,通过向院方了解受伤群众的身体情况和受灾情况,将老人、妇女和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与伤者的谈话交流进行心理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心理援助。医师们在进行了心理干预方案的讨论后,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并嘱咐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伤者的情绪和睡眠,留下联系方式,与病房保持联系。
心理治疗师黄烨是此次心理救援小组的一员。她说,灾难发生后,对伤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是有必要的,因为经历者有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出现紧张、恐惧、失眠等情况,严重者会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接下来的心理援助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配合当地医院安排,并派遣心理救援工作人员留在叙永,跟进后续治疗。我们将竭尽全力对受伤群众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援助。”刘可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