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综合信息 > 正文

再突破,学校获4项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作者:图/文: 唐勇 梁婷 审核人: 唐雁   2025-08-29 19:15:02   来源:科技处     点击:

82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我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共有4个项目荣膺奖项,其中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张春祥教授团队荣获一等奖,吴建明教授团队获二等奖,陈燕华教授获三等奖。


一等奖项目:非编码核酸及相关分子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

主要完成人:张春祥、王深明、区景松、徐勇、李于、范忠才、余烊、李春红、黄炜

项目简介:张春祥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编码核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凭借一系列从0到 的原创性研究,成功构建起理论奠基-应用探索-转化落地的完整非编码核酸研究体系。尤为关键的是,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编码核酸的内分泌递质学说,这一创新性理论突破了传统内分泌学的认知边界,不仅为国际心血管病学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更直接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颠覆性思路。在临床转化层面,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精准发现多个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诊疗靶点,并基于此创建多项非编码核酸诊疗新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在十余家大型医疗机构完成推广应用,切实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更高效、更具针对性的新策略,推动该领域诊疗水平实现实质性提升。

成功斩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既是团队深耕心血管研究的硕果,更以硬核成果印证了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与雄厚实力,为推动区域内心血管医学科研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完成人简介:张春祥,教授,校党委书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医药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会长。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编码核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此热点医学领域公认的开拓者,完成了诸多从01的原创性研究,构建了非编码核酸的理论-应用-转化研究体系。承担了国内外国家级项目18项,发表SCI论文220余篇,引用1.8万余次。连续入选全球10万顶级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2%科学家终生成就榜。

二等奖项目:药用活性成分高效辨识及新适应症拓展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吴建明、吴安国、葛广波、梅其炳、黄飞鸿、罗杰斯、高蝶、陈刚

项目简介: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项目聚焦药物研发关键技术,以基础研究桥接企业研发和临床应用,拓展上市药的作用特色与新适应症。项目提出了“临床需求导向—人工智能活性预测—高效辨识活性药物—新适应症拓展”理论体系,率先研发药物活性预测的人工智能软件AutoBioSeqpy、创建关键成分高效辨识的生物界面干涉质谱垂钓技术、建立代谢酶活性成分快速发现的荧光探针液质联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首创双功能基富集的成分定向分离技术;系统性地从提高成功率、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多角度突破药物研发技术瓶颈。项目应用于地榆升白片等产品开发,累计增长经济产值25亿元,增加税收2.56亿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SCI论文208篇,引用3800余次。专家评价项目显著提高活性成分辨识及新适应症拓展精度与效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促进了中医药创新发展。

第一完成人简介:吴建明,教授,科技处处长,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青,中国医师学会整合医学分会副总干事长,高等学校创新健康科普教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药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药物筛选与成药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及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省部级及其他各类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24篇,SCI收录181篇,其中ESI高被引5篇,他引5023次,单篇最高他引773, IF1119.6。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及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次。

三等奖项目:数字技术赋能艾滋病精准防控与照护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燕华、范颂、邹华春、唐建、黄富礼、曹汴川

项目简介:项目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艾滋病防控与照护中的创新应用,针对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要点,创新开展数字技术预防干预,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了新模式、新工具,有效预防了HIV在重点人群的流行。集成创新诊治管理技术平台,攻克了HIV低病毒血症耐药漏诊率高的难题,提高了艾滋合并结核诊断敏感性及治疗成功率。开发照护新方案,精准对接脆弱人群核心需求,通过创新应用前沿算法,深入揭示HIV流行及死亡演变规律,为艾滋病脆弱人群量身定制干预策略,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陈燕华教授团队助力护理学科在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中实现突破,为医院在艾滋病防治及护理科研方面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

第一完成人简介:陈燕华,教授,护理学院院长·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校长,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四川省贡嘎计划双一流建设学科点学科带头人。获首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感染性疾病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TOP期刊6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牵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科教材《传染病护理学》。




上一篇:学校开展开学各项工作检查
下一篇: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新学期学生工作例会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