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综合信息 > 正文

食堂“卖饼哥” 泸州医学院的当代雷锋
作者:娄坤   2012-03-08 18:11:05   来源:新闻中心办公室     点击:

最近,一段关于我校城北校区东膳堂食堂师傅张军伟的帖子在网上疯转。在网上,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卖饼哥”。张师傅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是因为他自1999年来到我校食堂工作以后,就一直坚持资助学校里家庭困难的同学,至今已有13个年头了。

\

这就是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卖饼哥”的张军伟(右)

“卖饼哥”是学生心目中的“硕导”

卜贺启,我校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现在是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就是他,在网上发布了关于张军伟的帖子。据卜贺启介绍,“卖饼哥”是他在泸州认识的第一个老乡。每年中秋,来自河南许昌的张军伟都会把学校里的河南籍同学叫上,然后请大家吃一顿饭。大五那年,卜贺启考上了温州医学院的研究生。这本应让人很高兴的消息却让他眉头紧锁。原来,卜贺启的家庭特别贫困,本科期间的学费主要依靠助学贷款,共向银行借了3万元。大学一毕业,就得向银行偿还贷款。这对一心想继续深造的卜贺启来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张军伟在无意中得知了这个消息,第二天,“卖饼哥”就把他领到银行,替他把贷款还了。“卖饼哥”说,“小卜,书继续念,再大的困难也要挺过去。”

像卜贺启这样受张军伟长期资助的学生大概有20多个,有的在北京、广州等地工作,有的在郑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他们不仅从张军伟那里得到了物质援助,更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感恩和回报。

“卖饼哥”是学生心目中的“父亲”

郑州大学研三学生刘凯、厦门大学研三学生代贺龙、武汉大学研二学生李春霞,这些曾经的泸医学子,在学校就读期间,都受到过“卖饼哥”的照顾。代贺龙回忆到,“‘卖饼哥’每月资助了我200元。当时泸州牛肉面才5元一碗,这200元就是40碗牛肉面。另外,我母亲生病时,我也曾向‘卖饼哥’借过1000元,直到暑假打工挣了钱才还上。”李春霞很怀念“卖饼哥”的河南大饼、北方水饺,“张师傅自己承包了食堂的三个窗口后,我们贫困学生在他那里吃河南大饼、北方水饺,他都不会收我们的钱”,她谈到,“虽然味道很好,但是我们也不好意思经常去。”刘凯则毫不掩饰自己对张军伟的深厚感情,“虽然我们把他叫做哥,但在我们心中,早已把他当做父亲”。

离开泸州医学院后,受过帮助的同学常常会打电话回来,向“卖饼哥”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听到孩子们进步了,我最开心。很多同学都说,今后要报答我。我说,报答啥呢,等你们以后成了名专家、名教授,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张军伟笑着说。

借出去的钱,学生都会主动还回来

张军伟的资助,从几百、几千到三万,数额不等。 张军伟说,帮助了多少人,借过多少钱出去,自己不大记得清楚。“借钱不还?这事从未发生!”

一次借给别人3万,是否担心对方不还?张军伟毫不犹豫地表示,“这咋可能?很多时候,我都忘记借钱这事了。同学突然找到我说,‘张哥,我还差你的钱,现在能还了。’这么多年了,借钱不还的事,从未发生过。”

上大学,其实是我一个梦想

对于记者的采访,张军伟感到很意外,“我觉得自己也没做点什么,再说都是应该做的。” 他介绍到,自己的老家在河南许昌农村。因为下面还有三个妹妹,高中毕业后,作为家中老大的张军伟没再继续念书,而是拜师学习北方面点,“先在成都卖了8年大饼。1999年到了泸州,此后一直在泸州医学院食堂上班,后来承包了医学院食堂三个窗口,卖河南大饼、北方面食。”

因为家庭贫困,张军伟没能进入大学求学,这成为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遇到家庭困难的同学,我很乐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身材微胖,一头短发,外表憨厚,其貌不扬。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泸医员工,长年累月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他身上,彰显出了当代的雷锋精神,也展示了我们“泸医人”的风采。在采访结束时,张军伟反复地强调,“我没那么高尚,我只是个卖大饼的。”

备注:感谢成都商报、泸州晚报、泸州全搜索对本文的贡献。

上一篇:孙同郊教授荣获全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下一篇:陶瑞宇、陈峰喜获共青团四川省委表彰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