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心系百姓,躬耕扶贫一线——记四川省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西南医科大学武装部副部长梁晓彬
作者:   2021-02-04 16:29:22   来源:     点击:

 

 

201871日,是党的生日,是梁晓彬下派到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兴复村当驻村工作队员的第一天。毛主席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深刻铭记着这句话,带着浓浓深情,梁晓彬把兴复村当作第二故乡,充分发挥“高校下派、医疗系统”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深入基层,用心体察村情民情

梁晓彬到村上报到后,迅即开展工作。他同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对每户贫困户一一走访,摸清家底、找准原因,因户施策、定期回访。迅速摸清贫困户、低保户的具体情况,基于兴复村村情民情,他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完善村档、户档资料,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有序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和政策法规,深刻领悟政策实质,弥补自身知识短板,多方位提升自身能力。与此同时,定期参加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召开扶贫工作会,并通过“支部活动日”、群众工作会议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讲解工作,不分形式进行宣讲、不走过场进行传达,多次组织群众学习扶贫政策,让群众知晓政策、会用政策,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在群众中落地生根,更好更直接服务于群众脱贫致富,服务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建牵引,解决百姓真需实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梁晓彬坚持以党建为牵引,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他坚持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敦促村支部每月组织开展生活、政治学习等党员活动,进一步规范村民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通过党建活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坚持脱贫攻坚、教育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西南医科大学优势,动员和组织全村初中毕业生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校就读,基本实现兴复村有就读意愿的20名学生全录取,并协助就读学生们积极申请减免学费、提供每年15002000元的生活补助等;同时,为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积极创造升学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联系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对口帮助兴复小学,向学校捐资书包80余个,捐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一批学习和体育用品。充分利用西南医科大学的医疗资源优势开展健康扶贫,组织西南医科大学专家教授团到村里开展巡回诊疗20余次,受益群众达500人次,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夜以继日,“战疫”一线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梁晓彬一直冲锋在第一线。他会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及时建立防控方案,并迅速当起“移动喇叭”,挨家挨户耐心地向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宣教,做好心理疏导,做好防疫温馨提示,用声音向农户传递“踏实”“安心”的能量。他积极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医疗技术指导,捐赠医用口罩300个,供一线抗疫的干部无偿使用,有效缓解了合乐苗族乡防疫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为解决物资配送问题,他也迅速成立农户生活物资配送队,自己当起了“快递小哥”,把生活必需品及时送到农户家中,确保农户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他还与纠察队员们一起穿梭在苗乡的各个街道、村落。卡点督查有他的脚步、劝返行人有他的身影、巡逻宣传有他的声音。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他及时组建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实地指导复耕复产。“战疫”不忘发展,谋划产业巩固脱贫。结合兴复村实际情况,他整合农技员、烟叶员、种植能手等组建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实地为备耕农户指导,在疫情期间兴复村实现持续增收、稳固脱贫目标。

补足短板,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梁晓彬深知产业是扶贫工作的关键,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通过深入调研,他精准制定了兴复村的“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市场先导”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全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兴复村烤烟规模达2000亩,年产值约600万元;辣椒种植规模300亩,年产值约100万元。建成标准化养猪场1个(协助争取建设经费400万元、年出栏量4800头),每年净利润可达24万元;兴复牌刺梨酒和兴复牌蜂蜜产值30余万元,门面租金收入近3万元。

“心系百姓、胸怀人民”,是他的工作信条。梁晓彬自开展驻村帮扶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群众、真帮实扶,用行动诠释担当和责任。在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时不顾天寒地冻;修水管、安装电视信号接收机等有他的身影;农忙季节帮助贫困户干农活的有他的身影;拆旧复垦中拿锄头的有他的身影;贫困户中的大事、小事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和汗水。在兴复村工作近三年,对他来说无疑是忙碌、紧张、充实的。但是,在夜深人静时,他一想到母亲生病住院,作为家中的独子却不能亲自在病床前照顾,内心羞愧万分。想到回泸州进家门时,女儿看到他就像陌生人一样,扭头就走开,连个招呼都不打,心酸得掉下了眼泪。“选择了驻村扶贫这个工作,就是选择一条远离城内安逸舒适生活的道路,就是选择了一条艰苦和孤独的道路,更是选择一条光荣而充实的道路”。梁晓彬相信,家庭的温暖只是暂时的失去,这些暂时失去的东西一定能换回来一个“繁荣小康、文明宜居”的兴复村。

驻村扶贫的日子是艰辛的,更是难忘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国数百万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能够在基层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珍贵经历和宝贵财富。”梁晓彬兴奋地说。

 

上一篇:离退休党委•离退休工作处开展 2020年度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农工党西南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召开 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会

西南医科大学 Copyright (C) 2006-2016 All Rights Reserved